發表文章

如何打造高績效團隊: MTa 工作坊課後心得

身為一位 基層工程師 ,這幾年工作下來,總覺得非技術性問題比技術性問題要困難多了,因為技術性的問題,可以用錢、多試幾次來克服,比如說現貨市場沒有適合的裝備給飛機用,可以跟標的廠商談好需求&規格,再用現貨件去修改;零件生產後強度不夠,可以多試製程參數去找到最適解。 而非技術性的問題像是團隊合作、企業文化、分工、溝通、認知同步、如何問對問題、如何談判,常常是拖累解決技術問題的主要因素,而且從經歷過的職涯來觀察,真的有發現台灣人其實不太會合作;不太會合作又會連帶無法共同創造更大的價值,因此要 如何drive群體,創造團隊合作,以實現自身職涯的期望便是我另一個課題,下面就是我透過 MTa所得到的任務導向型團隊合作可執行的一些心法: 為何要學MTa: 公司就是只有這些人,只有這些錢,那該怎麼理解並在限制條件下工作,在時間壓力下制定計畫,共同執行成員一致同意的計劃,最後不斷地檢驗工作進展並重新計畫,便是在上這堂課的目的 。 自身的心理建設: 工作時聽不懂對方說的事情會而導致情緒沮喪是正常的,如何快速恢復因沮喪帶來的腦袋理解離線是個要去面對的課題  。 做事情不要永遠假設前一手都是對的,而是你要假設這是錯的,這樣做的原因不是要去挑剔別人,而是萬一我們都這樣做這個假設,最後人物的結果都是對的那代表原先我們的設定是perfect 。 失落和失敗是人生常態,我們要的重點不是毫無羞恥心的接受這個失敗,而是要想下一次要如何做會更好  。 別人不做事,自己撿起來多做一點是個最爛的做法,勇於承擔是好事,但有沒有想過這個勇於承擔其實是超出自身能力,該做的反而是要去找更合適的人 。 壓力下就會失誤該怎麼辦 > 一定要保留時間彈性以便緩衝失誤帶來的衝擊 。 真心話大冒險: 不需覺得當面講對方的問題會造成衝突,我們反映問題的用意不是要拿來指責對方,目的是要讓對方知道問題後,開始會去考慮到他不願意面對那一面,然後工作夥伴才能開始協助他建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主動尋問工作夥伴,有什麼方法可以協助我,以便我可以進行改善  。 團隊正向循環開始於,成員公開得到評價而且是像表個這種精確的評價 。 為避免太過樂觀、自信的偏誤,好的團隊裡面就是要有人敢質疑群體的決定 。 永遠都要多問問題,而且要學習問好的問題 。 溝通 不用說多,讓人有記憶點就好 。 盡可能地訂出口語交換時會用到的通訊協定 。 盡可地

大人學【用經營公司的思維經營你的人生】課後實踐感想

  認識我的人大概都知道我是個相機咖,最愛的就是把玩器材,總是想著要敗家(最近出的Nikon Z9真香!好想買...)。有休閒娛樂的嗜好是件好事,不過當情緒變得太過執著時,會讓生活失去平衡,這也不是個好事,畢竟同一個時間點,當下的思緒只能運算一件事,當 敗家的念頭在 這個時間點進入思緒 這個運算程序 ,其他重要且需要前置作業的思緒就會被迫排到後面才能進入運算,若任由慾望站著思緒,無形間就會形成不自覺的時間浪費,也排擠了其他靈感出現的可能,用工廠生產線來比喻,一條產線要換線生產其他產品,都有產線機具轉換時間的成本,所以我們需要有個機制讓自己即使在外力影響下,依然能做出最適合的判斷,以避免自己的心靈被這個變動劇烈快速的環境牽著走,然後被迫做出事後會後悔的偏誤動作。 我想脫離這種過度貪求欲往的想法已醞釀已久,也自己做過很多嘗試,無奈都以成效不彰收場,看起來人生還是要借助外力才能躍升到下一個階段。 後來,我在今年嘗試使用 "用經營公司的思維經營你的人生" 裡的 "個人資產負債表",當作慾望爆發後的心靈煞車機制,用了3個月,還真挺好用的,最重要的是它的設計架構,就是會讓你很無負擔地拿出來用。久了之後,每當敗家念頭出現然後又開始失控的時候,只要打開手機裡的表瀏覽一下資產負債現況,慾望就可以很有效的被控制,然後讓情緒波動降到一個較理性,可以讓思緒進入一個可以進行理性選擇的狀態。比如說,既然敗家念頭已起,那可以把念頭帶到一個抉擇點;是原本的相機鏡頭性能已不敷使用,還是我因為一次就攻頂導致我對這個性能太好的機器熟?如果是後者的話(認識我的人應該會知道很明顯是後者...),該做的反而是去借助外力讓我能駕馭機器,比如說去買個幾本機身實戰設定技巧大全;把女伴拍得漂亮的線上攝影教學,而不是花大錢再去敗家器材。 或許有人會覺得表格有啥稀奇,自己花時間做就好,但這裡的觀點不是用甚麼表格,而是 "尋求外力協助" 這件事 ,畢竟人生最重要的資產就是時間,年過30後,就只剩下48萬小時左右可以活著,若有病痛纏身,這個數字還變小不少,每無效率做白工一小時,未來就少一小時的餘裕去讓想要的未來生活成真,那何不讓專業的人幫你把經過市場考驗的公司經營思維,精煉成適合經營自己人生的心法,然後再用這個心法,增加自己的時薪,減少加班時間,後再把空出來的時間讓

《哈佛商學院的雙贏談判課》導讀會_課後感想

10月2號我參加了一場很有意思的導讀會,透過這場導讀會,也印證了我要如何精進自己談判能力的一些做法,以下就使我的小小分享。 開始動手,就會逐漸變快,那怕覺得不完美 進行談判活動講求的是速度,但我在學習談判路上,一直深受速度不夠快所苦,畢竟談判就是要解決問題,越快達成協議,就越能避免過程中無法控制的變數出現。這個概念很好懂,但我實際做起來就是卡卡,後來才發現;原來我是害怕失敗、被拒絕、對完美有不必要的堅持,才導致速度快不起來,後來一轉念,既然會有莫名的堅持,何不先將心態從堅持完美轉移到堅持速度,多人合作、分工、快速取得團隊共識也是個能讓問題盡快解決的方式,何必要一直當自幹王,況且自己的身手又不是頂尖。 保持好奇心 這本書裡講了滿多為何要訓練自己使用系統二思維,以及為何系統一思維會導致災難性的錯誤,這邊我就不贅述。我反而覺得也應該要多訓練系統一思維裡,本能和直覺的察覺力,我在導讀會活動進行的期間,腦中其實閃過很多次覺得不對勁,要找規則制定者問個清楚的念頭,但就是因為心生偷懶、覺得麻煩,就這樣錯失了比別人先一步綜觀全局的機會,若還有一次重作的機會,一定要養成察覺好奇→產出動作的能力。 MESOs 這次課程的驚喜,除了導讀會結束後,老師贈與大家的"十二怒漢" DVD (我心心念念好久都還沒去買)外,最大的禮物,就是聽到老師講授之前思維班稍被提及的名詞- 複合同等同步提議  MESOs (Multiple Equivalent Simultaneous Offers )。這個技巧的用法就是; 當我們在進行談判時,有時會不知道對方到底要什麼,與其一個方案一個方案談,倒不如將很多方案包裹起來跟對方一起談,這包沒有deal,那就下個回合再談一包。當你用很多面相跟對方談的時候,縱使沒有deal,你也會從中獲得很多資訊,而獲得更多資訊的目的,是要讓談判成功,解決我的問題,但也可以是解決我們的問題,甚至有時到最後會發現我們雙方其實不需去做要談的事。 後記 談判這個技能一路學習下來坦白說其實還蠻沮喪的,會沮喪的原因大概也是自己身處於指數圖形的最左邊且進展有限,不過即使是這樣,還是要勉勵自己持續找機會練習,盡量留在談判桌上,因為不上談判桌,將來就等著上供桌。

一談就贏旅程最終章-頂尖談判戰術

圖片
天花板 10個月前自思維班畢業後,可能是急於要把課程內容變現成能力的原因吧,這10個月,學習談判的路上一直走的很氣餒。但,時間是公平的,我在人生前半段時間為了鑽研工程技術,然後選擇忽略人和人之間互動的學習,結果就是這種旁人看你表現的結果然後很想巴蕊的窘境...。沒辦法,現階段能力和認知就到這種程度,躲在角落畫圈圈也不是辦法,還是趕緊向牛人學習他們得出結論前的整段推導過程、還有試誤的脈絡、以及思考的邏輯。這些思維才是能讓自己加速想通的東西啊。 糟糕了,我書讀不多,腦袋轉速跟不上 QAQ.... . 盡信書,不如無書 或許跟童年經驗有關,我小時候打電動時就很喜歡拿攻略或秘技去破關,不知不覺就養成了喜歡拿部分的知識去套在所有狀況,背後的原因,大概就是以為人生的長時間沒進展 = 失敗吧。這種非黑即白的直腸子思考模式,著實讓我吃了不少苦頭,但也因為痛過,才知道要怎麼改。就以高階班挖掘案主的資訊來說吧,在進階時期,我因為看了書而得知開放式提問的威力,然後就像拿著鐵鎚的人一樣,所有事情都覺得用開放式提問釘下去才是王道,然而,在高階班挖掘案例背後人際的過程中,我拋棄了攻略,在接連的 好奇心+有意識地聽+問為什麼 的連續技下,我們在課程day 1的晚上,問出了案主不曾說過的關鍵線索。到後來,我才意識到,我一直認為現階段的人生困境,只要靠學會談判就能解決,但實際上困境能被解決不是因為和事主面對面那個當下雙方你來我往互相施展談判技巧,困境能被解決是因為事前不斷的紀錄,好奇地傾聽、觀察、詢問,算出那個 exactly 的數據,事先排練好可能的說詞,訂好履行確認的程序。到後面,你會發現,很多事情,數據、文件攤出來,不用談對方就會接受;也有很多事情,是要拒絕有交易,或是直接爽快接受。 重劍無鋒、大巧不工 我不是那種反應快、理解力強、霸氣十足,一站出來對方就會讓你三分的人,有時候連話都講不太清楚,所以我曉得,三倍速真的不是我的強項,但是高階班裡教的填表紀錄卻是我喜歡會去做的事情,這也是我為何執意逮到機會就要一路衝到高階班的原因,因為這7張架構表加上我雲端工具的使用習慣,補足我及時思考、發想、以及策略架構的缺角。因為當我手上有個規劃,哪怕只是簡單的預想,都能從現實的震撼中得到回饋。當我成功了,我會知道哪裡如預想,哪裡做的對,而又哪裡是撿到好運。下次才能重現。 當我失敗了,我會知道哪裡想錯了、哪裡想

問題解決訓練-天堂路篇(下集)

圖片
在上集裡,我提到想要獲得談判能力的初衷就是要 解決我的問題,不管是工作或日常都是,但感知到痛點只是第一步,下一步還是要: 透過 刻意練習 > 使用課程內容架構出我的思考模型 > 從簡單開始練起 > 記錄+回溯+修正模型 > 繼續 刻意練習 。這樣才能型成新的肌肉記憶,跳出過往因舊的 本能反應而總是 無法成功的窘境。也只有刻意練習,才能提高腦袋運轉速度。這次我們就來看看我需要怎樣的思考模型。 建立 思考 模 型第一步-談判前準備 BATNA        在思維班結束後, 我其實 對於講義最後那個談判檢核表裡的 BATNA一直不是很了解,直到進階班 day 2 上課前的地獄練習中,突然領悟到,原來BATNA就是解決我的問題的替代方案,用個簡單例子來比喻; 若我我的問題是最近生活必要開銷大,假設說服公司加薪就是解決問題的首選,若此時 手上有別家公司的offer,這個 offer就是我解決問題的替代方案 。若公司選擇繼續留下你,也不打算削弱你的 替代方案對他的影響力的話,那最終你就可以拿到首選。當然現實兩方一定會互相削來削去啦,細節就等到高階班再去探究。 價值三角 思維班裡最後一頁有個圖型,俗稱價值三角,英文叫做 " partnership value canvas",用英文搜尋可以找到很多說明。不過,我最後使用的結果,發現它並不是拿來直接用的,而是拿來理解的。隨著 地獄練習週的苦練,我在三角上面越加越多註解,然後就變成這樣: 概念圖要轉換成自己願意會每次拿出來用的表格,才會變成自己的思考模型,隨著經驗和認知的增加,表格也需要適時進化,才不會無形中又被舊思維給限制住。目前我對BATNA和三角概念圖轉換出的表格大概像這樣: 找出數字         我在思維和進階演練後發現,再談判前準備階段找出數字是不能省略的步驟;要賠償多少錢、接受XX條件就可以少判刑XX年、你可以節省多少時間、室內噪音到多少分貝/濕氣到多少我就不買、這個設計肉厚少XXmm強度還是可以維持在XX範圍內不會斷掉...等等。找出關建數字放在表格裡,對談時才會更有底氣。 建立 思考 模 型第二步-談判中的心理強度 讓對手難以預測        在 day 2 我的談判風格測出來還蠻慘的,五風格少了競爭和妥協,五邊形硬生生地斷了兩手....。不過

問題解決訓練-天堂路篇(上集)

抱著需求來 自今年7月從思維17班畢業,終於對談判這個技能有初步的認識,若要簡單形容的話,談判就是; 我要解決我的問題,我要理解他的問題,我們要找出兩邊都能接受的方案。但,即使我已從思維班知道談判前、中、後的執行原則,實際運用時仍然覺得我還是不會用,也不知道是哪個環節導致失敗,讓我一度很悲觀地認為,靠著談判可以解決工作上人的問題是不是個不切實際的幻想...         但此時,幸運女神又再次眷顧了我,讓我很幸運地抽中了進階班的參加資格,即使我知道我還是很菜,但我還是決定衝了,去 抓住那稍縱即逝的機會,if not now, when? 歡迎來到天堂路 自9月抽中進階班到12月訓練結束,這段時間真是非常 非常 非常 非常 的辛苦,不免俗地有做不好羞愧想躲起來的時候,有忙到想放棄的時候,但也因為這種壓力,讓我領悟到; 想退縮其實是代表我現在已處在我能力的邊界。我不應該要去壓抑、順從退縮的感覺,反而要感知它,跟它共處,當它出現時,我只要再往前跨一步,我就能再次進步,也因此我決定要接下當組長的挑戰,神手源自於不斷的練習,想要讓自己在未來關鍵時刻有更多選擇,就要從現在開始有意識地訓練自己。 定義自己         當組長有趣的地方,就在於你開始要對自己的決定負責,也要開始練習回頭檢視目標、目的。這個自己清楚了,整個組就不會無所適從。所以在成為組長,到 day 1上課的前一晚,我刻意地減少和全班群組的互動,把握有限的時間,盤整、消化,產出策略,並開始定義自己的組隊理念: 只要願意坐在我這桌的人,就是我的組員,即使當天因為選組限制在一起當隊友會被扣分,我還是不會換人,分數想辦法再追就有! 當然,我自己以往的談判經驗並不好,也沒有什麼自信,即使用盡全力, day 1 還 是慘遭蹂躪,往後的2兩天也因此暫時失去了方向,陷入了搶考古題的迷思,危機再度出現,也再度讓我們自己回頭審視我們為何要這麼辛苦地走這遭?  既然大家帶著各自的問題,想要透過一談就贏的訓練來解決,那我們就改變策略,拋棄考古題,在 day 2 來臨前,既然價值三角是進階班最重要的東西,那我們每天就來專心練習價值三角,自己找案例,自己寫案例,白天找時間兩兩對練,晚上全組一起演練流程,培養團隊默契, day 2 當天每人都上場對戰,透過實戰去記住自己失敗的痛點,激發知道如何改進